赌博是一种违反治安行政处罚的行为,其受到的行政拘留并不属于刑事责任,是一种违法治安管理的行政处罚措施。劳动者因赌博被行政拘留,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有用工风险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回放】
段某于2008年5月入职某公司工作,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又续签了10年的劳动合同,2015年8月17日,段某因赌博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随后,公司根据《员工手册》第17条:员工聚众赌博、打架等行为属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据此,公司于20日解除了劳动合同。
段某不服,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人民币85840元,双方发生了劳动争议,经仲裁后起诉到法院。
【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司称其规章制度在员工入职时签合同的场所和公司内部网站上有公示,但段某否认看到公司的《员工手册》,公司所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认定段某知悉该公司《员工手册》的相关规定。
据此,裁决公司支付段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人民币85840元。
【温馨提示】
这个案件提醒了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即保留已告知劳动者的相关证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权利、履行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司,或者告知劳动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亦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规章制度未向劳动者公示,法律风险太大了。怎么公示,方法很多,但实践中很多企业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要么是未公示,要么是有公示但未保留相关证据,最终导致败诉。
另外,在实务中,还存在不少企业因解除劳动合同时未提前通知工会而导致败诉的案例,为避免风险,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建议也通知一下当地工会,以防万一!因为裁判机关想判你败诉时,可能会认为你应当通知一下当地工会,你懂的!
什么?通知当地工会很麻烦?发个EMS很简单吧?20块钱!
看完这个案例,很多童鞋又要哭诉企业难做了。其实,严格从法律规定分析,问题还是出自企业自身管理漏洞,造成企业用人成本高,用工风险居高不下!
综述,官司输了,没关系!重要的是,从中吸取教训,规范自己的管理,堵上暴露出来的漏洞。
学习更多知识,可以关注公众号“指尖HR”,让我们共同进步!
往期回顾
|